突然運動閃到腰 中醫治療有效減痛

笑齦
笑齦水雷射
露齦笑正顎手術
牙齦
牙齦外露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78歲的林老先生從事務農工作,某天騎機車跌倒,腰部劇烈疼痛。初期不以為意,但幾個月後腰部轉動仍感覺非常不舒服,甚至嚴重影響工作。就醫診斷為急性腰扭傷,以穴位針灸及中藥補腎藥進行治療,經3次針灸後,林老先生疼痛感明顯減輕許多。每周安排針灸1次,3個月後腰部已無不適,又能順利繼續進行務農工作。

腰扭傷嚴重 恐導致下肢麻痛

急性腰部扭傷就是常說的「閃到腰」常見於姿勢不良(如坐姿、或搬東西姿勢不正確),使得腰部肌肉筋膜、韌帶、椎間關節受到拉傷。如《金匱翼》所言:「瘀血腰痛者,閃挫及強力舉重得之。」

衛福部新營醫院中醫科醫師張育誠表示,平時不常運動,突然從事劇烈運動者,或睡眠不足、運動沒有熱身、用力過猛以及外力碰撞等因素,皆會使得腰部用力不當、超過負荷,造成肌肉,韌帶、關節囊、筋膜等的急性損傷。腰扭傷後,肌肉處於緊繃狀態,一動就會產生劇烈疼痛,甚至覺得使不上力。嚴重者,會有神經癥狀,如下肢麻痛等。

急性期後 傷科練功法助恢復

中醫在腰部扭傷急性期處理,以針灸及放血為主,一般放血以膝蓋後面膝膕窩中的委中穴為主;依據疼痛的部位不同,選擇不同的經絡和穴道,如身體的背面屬足太陽膀胱經、側面屬足少陽膽經、脊椎則屬督脈。

張育誠醫師說明,急性期過後,疼痛雖較減輕,但脊椎旁邊有很多負責脊椎穩定的深層小肌肉尚未恢復功能,若出力不慎,很容易再次扭傷。建議平常可以多做一些適合腰部的傷科練功法(如轉腰推碑、掌插華山、風擺荷葉、搖頭擺尾、雙手攀足等),促進肢體功能加速恢復,並增進健康。

source:http://pchome.uho.com.tw/hotnews.asp?aid=47549

看遠更清晰 訓練肌肉改善視力

笑齦
笑齦治療
牙齦外露
笑齦矯正
笑齦手術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你的護眼專傢很有可能對此功法嗤之以鼻,因為他們根深蒂固的觀念,認為僅靠視力訓練是不可能改善視力的。既然驗光配鏡這個產業是以銷售眼鏡為主,會有此一反應也就不足為奇瞭。令視光師懊惱的是,眼鏡行和超市都已對老花眼鏡跳樓大拍賣,導致他們的生意一落千丈。

調節或會聚都與肌肉習習相關

坊間最流行的講法是眼睛的調節(或會聚)是無法學習的。然而,你卻可以訓練高爾夫揮桿或網球發球,並期望球藝逐漸精湛。換句話說,訓練這些卓越能力,是一個我們耳熟能詳的觀念。既然如此,眼睛又怎麼能排除於外?畢竟,調節或會聚都與肌肉習習相關。

視力的表現在晚上比早上差的多

眼睛有個調節區間。這個區間就是我們能夠看清楚的部位。它非常靈動,不斷改變。辛勤工作瞭一整天,在你還沒感覺累癱之前,很有可能親身經歷過此一現象,就是你已註意到瞭視力的表現在晚上比早上差的多。

當我們垂垂老矣,萬事皆易、景物全非是不可避免的。能量與耐力逐漸衰退,我們會需要更多的休息,也得把動作放緩。在40幾歲時就可以開始感受到眼睛調節能力(也就是視力)的限制。

調節能力是可以被訓練的

幸運的是,調節能力是可以被訓練的。這話之所以能夠成立,是因眼睛的聚焦系統正如同身體其他部位,是透過肌肉運作的力量所達成的。肌肉的力量與彈性皆可被改善及訓練。本書就是要教導你如何操作以改善你的視力。

如果以往的生活堪稱平衡,以致看近及望遠的能力並無差別,那你就頗有可能終生都能維持非常好的視力。在鄉下、農莊等類似場所工作的人,經常能維持良好的視力。例如,在南美洲的原始社會以及其他生活重心以打獵為主的地區,居民通常擁有卓越的視力。

當我們號稱視力為20/20時,這意味著你站在距離視力表六公尺遠的地方,可以看到八百二十七毫米高的字型。這是衡量看遠能力的指標,也稱作視敏度。有時可以藉由除式轉換成小數點來表達,因此完美的視力就是1.0。這也可以以公制來表達,完美的視力就應該是6/6或100%。此處所有的符號指標都表達瞭同樣的衡量尺度。

年齡漸長時 視力會自然而然的退化

多數已經存在的研究,皆環繞在視力相關的議題上。然而,有個專門研究終身「正常」視力的議題。艾略特(D. B. Elliott)等人在1995年發現,24歲者的正常視力大約在20/14。當我們年齡漸長時,視力會自然而然的退化,因此在75歲時,正常視力會落於20/19。

(本文摘自/實證有效!神奇的老花眼自癒法/商周出版)

source:http://pchome.uho.com.tw/hotnews.asp?aid=47550

小兒易過敏 中醫調理揮別急性蕁麻疹

牙冠增長術價錢
牙冠增長術費用
水雷射牙冠增長術
水雷射
露齦笑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臺中一名9歲小男童,從小就有鼻過敏的問題,前陣子突然全身起紅疹非常搔癢,抓到破皮流血,晚上都睡不好,嚴重影響睡眠品質。傢長帶其前往中醫診所看診, 醫師表示該名男童屬過敏體質,在天氣過熱或是過冷、接觸到過敏原(如:塵蟎或者黴菌)、飲食作息不正常時,就非常容易引發急性蕁麻疹。以中醫治療一個月後,癥狀已明顯改善。

體內濕熱、腸胃功能弱 會表現皮膚過敏癥狀

收治這名男童的中醫診所副院長陳照青中醫師表示,皮膚是人體的排泄器官,透過臨床觀察,許多孩童長期脾胃濕熱的問題,便會表現於皮膚,出現皮膚過敏的癥狀,通常這類型的小朋友喜歡吃烤炸之食物或長期喜喝冷飲,又長期有便祕的問題,一般孩童每日的排便次數應為一至二次,但是這名小朋友約二至三天才排便一次,有長期便秘的問題。

肺主皮毛 調理脾、肺為治療重點

另外,中醫觀點認為,肺開竅於鼻,肺主皮毛,除瞭原有的鼻子過敏外,夏天經常吹冷氣或是電風扇,也容易造成外感風寒,風寒侵襲皮膚,是導致該名男童急性蕁麻疹的主要原因。陳照青中醫師指出,這名男童治療要著重在脾胃以及肺的調理,用藥以辛溫解表及通腑瀉熱為主,包含辛溫解表的桂枝湯加麻黃,通腑瀉熱的炙甘草、大黃,涼血解毒的牡丹皮、金銀花以及清熱燥濕、祛風止癢的白鮮皮、防風等等。

火針、針灸、線灸合併治療 具驅風涼血、解毒效果

陳照青副院長進一步說明,除瞭中藥調理以外,中醫也經常使用火針、針灸或是線灸等方式合併治療,曲池穴、血海穴等穴位都具有驅風涼血、解毒的效果,對於治療皮膚疾病都有相當顯著的成效。

少吃易引起過敏食物 適當流汗平衡體內外溫度

為避免蕁麻疹反覆發作,陳照青副院長建議,平時應少吃加工食品,避免攝取烤炸或甜品,另外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也需特別留意,如帶殼海鮮、蛋奶類、堅果類,或是鳳梨、芒果等,並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夏日在冷氣房也盡量避免冷氣直吹頭部或軀幹,另適當的流汗也能有效幫助身體散熱,平衡體內外的溫度。

體質失衡易受邪氣侵襲 勿用來路不明偏方或草藥

陳照青中醫師提醒,若傢中的小朋友屬敏感體質,有排便問題、經常腹痛、怕冷或怕熱、鼻過敏的情形發生,即代表體質失衡,尤其在腸病毒或是流行性感冒好發的季節,過敏體質的孩童更容易受到邪氣的侵襲,平時應做好保養、註意清潔衛生、維持正常的飲食作息,防止外在病邪入侵體內,若皮膚出現搔癢難耐的狀況,切勿使用來路不明的偏方或草藥塗抹浸泡,請立即尋求合格中醫師診治。

(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source:http://pchome.uho.com.tw/hotnews.asp?aid=47544

女性癌癥乳癌居冠 早期發現是關鍵

牙冠增長術治療
台北牙冠增長術
牙冠增長手術
牙冠增長術健保
牙冠增長術矯正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乳癌是婦女癌癥發生率第一名的癌癥,據最新癌癥登記年報指出,國內每年約有1萬1305名新增乳癌患者,乳癌已成為女性的隱形致命殺手,每年的定期篩檢與追蹤很重要,關註自身的健康也顯得格外重要,婦女千萬不要輕忽。

復發與轉移 是癌友最擔心害怕的事

前臺大產房病房護理長張桂玲在2001年6月,摸到乳房有一個硬塊,就醫後被診斷為乳癌第三期,經過八個月治療,她重新回到護理崗位。2009年,張女士又再次面臨乳癌復發的嚴峻考驗,癌細胞已轉移到頭骨與腰部,被診斷為乳癌第四期復發,在治療過後控制情況良好,張女士再度返回職場服務人群,堅守護理的崗位。張女士表示,復發是所有癌友最擔心害怕的事,每次在等檢查等報告的心情,就像等期中考發考卷般,讓人忑忐不安,不知是否要重修還是會被當掉?

癌癥基因檢測 隨時掌握身體狀況

走過癌癥風暴,面對癌細胞復發轉移的風險,2018年3月,張桂玲女士接受NGS次世代基因定序-癌癥基因檢測,以抽血20cc偵測體內腫瘤DNA,追蹤監控癌癥復發的狀況。張女士表示,比較起影像檢查或是檢查生化腫瘤指數方式,這個新的監控方式簡單便捷很多,非侵入性,且敏感度及精準度也提升很多,達九成以上,可監控到腫瘤細胞細微的變化,完整瞭解到癌癥控制情況,隨時知道自己身體現狀,真的讓我放心很多。

精準追蹤監控 提早發現腫瘤變異

在癌癥術後追蹤工具中,傳統生化腫瘤指數檢測包括 CEA、CA153、CA125, 而墨爾本Peter MacCallum 癌癥中心教授Sarah-Jane Dawson在2013年,則是針對30位乳癌患者在復發監控或轉移追蹤進行研究,結果顯示,監測血液中腫瘤DNA(ctDNA),較傳統CEA,CA153監測生化指數,能早半年時間發現異常。外科醫師洪碩徽指出,根據臨床經驗,早期乳癌患者的生化腫瘤標記通常是正常,透過NGS癌癥基因檢測來監控腫瘤DNA,有可能提早發現腫瘤變化;而中晚期患者能更早發現到異常,這對於治療中或轉移的病人很有幫助。

液態切片技術 癌癥診治新利器

復發及轉移的不確定性,是許多癌友最擔心害怕的事,洪碩徽醫師指出,臺灣新上市的非侵入性癌癥基因檢測,採用先進的全基因體NGS平臺,並運用液態切片專利新技術,隻需20cc血液,即可分析腫瘤DNA,最多可達197個基因數,檢出率達九成以上,適用所有癌癥,並能提供臨床上標靶藥物配對,找到最好的治療方案,14工作天即可取得紙本報告,全程臺灣在地完成,目前與臺灣各大醫療院所合作,提供此項自費檢測服務。

女性愛惜自己 定期進行篩檢及追蹤

洪碩徽醫師表示,乳癌發生率雖高,但治療效果愈來愈好,患者10年存活率可能高達七成。洪碩徽醫師也特別提醒,有高達1/3癌癥與菸、酒、不健康飲食、缺乏身體活動及肥胖等因素有關,特別肥胖是最近全世界公認致癌之新興因子,呼籲所有的婦女,乳癌的預防從生活做起,一定要關註自身的健康, 45歲以上婦女,應每2年做一次乳房攝影;有乳癌傢族病史者,提前到40歲。另外,乳房觸摸到腫塊或乳頭有分泌物,一定要馬上就診,及早進行治療與預防照護。

(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source:http://pchome.uho.com.tw/hotnews.asp?aid=47545

潛藏身心疾病 揭秘病識感4等級

露齦笑
露牙齦
露牙齦矯正
牙齦外露矯正
露齦笑矯正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我傢人好像有些身心狀況,但覺得自己沒病不去就醫。」,許多身心科醫師都會遇到類似的情況,當患者缺乏病識感,傢屬常苦惱不知如何協助他就醫。

病識感分4種等級 提升有助治療與協助

臺南市立醫院身心科醫師粟寧醫師表示,個案對於自己「有病」或「沒病」的認識,以及對待自身疾病的態度稱為「病識感」,將影響其就醫態度。一般人生理病痛會想就醫診治,但許多時候當心理疾患時,就常被忽視或逃避。

病識感可以分為4個等級,(1)缺乏病識感:完全否認自己生病,也不認為需要接受治療;(2)部份病識感:承認自己有癥狀,但歸咎於其他原因,不願意接受自己生病,也可能不願意接受治療;(3)理智病識感:理智上承認自己生病並需要接受治療,但情感上還無法接受,對於治療的動機較弱與被動。(4)情感病識感:承認自己生病並需要接受治療,且情感上能接受,較願意積極尋求治療與協助。

病識感和個案本身的教育程度、文化背景、認知功能,甚至疾病本身的癥狀都有相關。當個案處於「缺乏病識感」或「部份病識感」的階段,傢屬就會苦惱如何讓病人瞭解自己生病,如何提升個案的病識感。

用同理、溫情的態度回應病患

粟寧醫師建議,傢人協助個案提升病識感,可以從個案的角度出發,瞭解個案內心真正在乎的是什麼。讓個案註意到自己的價值觀和目前行為的落差,多用同理、溫情的態度回應,少用質問、比較、講大道理。讓個案相信,隻要自己願意開始,一定有機會能改變、進步。

將身心疾病視為一種能治療的慢性病,主動與身心科醫師好好溝通,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模式(包括藥物與配合藥物的心理治療),不輕易採取非正統醫療,就可以將疾病對自己和他人的影響降到最低。

source:http://pchome.uho.com.tw/hotnews.asp?aid=47557

長者得吃泥狀食物?破除8大飲食迷思

笑齦
笑齦水雷射
露齦笑正顎手術
牙齦
牙齦外露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嗆到的時候可能完全沒有感覺,而這也正是吞嚥困難中最危險的情況,因為照顧者或照護機構可能會因為沒有觀察到咳嗽的情形,而讓吞嚥困難者逕自食用語言治療師不建議的質地。因此,若用是否有咳嗽當標準,並不能完全判斷吞嚥是否安全,也是為什麼吞嚥障礙最好都應該經過專業的吞嚥攝影等儀器客觀檢查。

迷思1:老人傢都是咬不動所以吞嚥困難

吞嚥的過程可以簡單分為四個階段:「口腔準備期」、「口腔期」、「咽部期」和「食道期」,這四個階段也對應著各種吞嚥困難可能出現的時機。用牙齒咀嚼僅是「口腔準備期」的一部分能力,口部肌肉和舌頭能否協調而有力的動作、是否感覺到食團的狀態,都會影響口腔期「向後吞」的這項動作成功與否。就算在「口腔準備期」和「口腔期」的階段都正常,也可能會因爲「咽部期」的障礙,讓食團沒有適當地向食道推進,導致嗆到甚至吸入性肺炎。

迷思2:吞嚥不適就是要煮粥、打泥

嬰兒就算還沒有長牙,也可以靠著上下顎運動,用舌頭頂向上顎來碾碎食物。天然的食物如香蕉、南瓜、水蜜桃不需用調理機打碎,也能以牙齦嚼食,在口中被碾壓成泥,食品如馬鈴薯泥、墨西哥酪梨醬、鷹嘴豆泥等也是本來就會料理成泥狀,碎豆花、廣東粥、義式蔬菜湯等不需要太費力咀嚼,也是很多吞嚥功能良好的人喜愛的食物,準備飲食不需要必把所有食物都打成粥或特製成糊。

迷思3:改善吞嚥困難就是要改變飲食

舉例來說,當一側的咽部肌肉比另一側更有力,使用特定的姿勢可以預防食團進入弱側;有時患者保護呼吸道的機能減弱瞭,使用特定的動作和步驟來自主保護呼吸道,也是語言治療師經常建議的吞嚥策略。這些治療手法不必改變飲食,也能減輕吞嚥困難,甚至可以大量減少殘留和食物嗆入的現象;因此,如果在嘗試這些策略前,就自行改變食物質地,是大大犧牲瞭吞嚥困難者的生活品質。

迷思4:碎狀、泥狀、濃稠的食物和飲品=好吞的食物

光是把食物變得「免嚼」隻能跳過磨碎食物的過程,「增稠」隻能讓液體流得慢些,如果舌部功能不佳或咽部吞嚥不完全,濃稠的質地反而更易產生咽部殘留,提高吞嚥後嗆入食物的風險。每個吞嚥困難的患者對不同的質地反應皆不相同,沒有仔細地評估是難以判定何者才能有幫助,未經語言治療師評估便調整質地不但沒幫助,還可能幫倒忙。

迷思5:年長者或失智者就是要吃為吞嚥困難特製的飲食

失智癥的患者常會「忘瞭吞」,食物一直含在口中,食物不小心掉進咽部,卻還沒準備好吞,這種感覺就好像一般人吃飯邊說話或突然不註意嗆到一樣,就算保護機制是好的,也會因為動作的不協調而嗆咳。這時候調整食物的外觀和溫度、選擇在精神好的時候進食、依飲食喜好備餐和餵食者的提示和仔細觀察,比調整質地甚至改由管狀進食還更能正常攝取營養。

迷思6:沒咳嗽表示沒嗆到,咳嗽表示食物掉進呼吸道瞭

反射機制健全的人常常可以在聲帶這道大門前,透過咳嗽「救回來」,沒有或僅有少量食物真的掉進呼吸道;反過來說,沒咳嗽也不代表沒有嗆到,有些中風後或年長者反射的機制變弱或消失,嗆到的時候可能完全沒有感覺,而這也正是吞嚥困難中最危險的情況。若用是否有咳嗽當標準,並不能完全判斷吞嚥是否安全,也是為什麼吞嚥障礙最好都應該經過專業的吞嚥攝影等儀器客觀檢查。

迷思7:食品要調整成泥狀表示飲品也要增稠才安全

吞嚥困難的人對不同食物質地的反應是不同的,很多泥狀和稠化的食品流動性用肉眼看類似,但黏稠度和是否有融化性都會在咽部有不同的反應。如前述,對稀薄液體掌握不好的原因很多,對稀薄液體會嗆咳但固體食物處理能力佳的個案不在少數,因此稀薄液體絕不應該用來預測對於其他食物質地的吞嚥表現,必須要經過語言治療師進行吞嚥攝影檢查,來確認各個質地的表現。

迷思8:醫生幫傢人裝瞭鼻胃管,接下來的日子都要用鼻胃管吃飯瞭

鼻胃管、胃造口和空腸造口等各類經管進食方式都是在「提供營養」,不是在「治療吞嚥障礙」,以鼻胃管的不適度和對吞嚥功能的不良影響而言,更是隻能作為短期的使用,胃造口也並非是一旦使用就是永久的處置,隻是和鼻胃管相比,較適合相對長程的使用。

如果所有的患者都隻是短期使用也罷,但因為吞嚥障礙的多變,吞嚥功能的基本能力不同,有許多患者在裝鼻胃管後,接受瞭吞嚥訓練、嘗試瞭許久,仍然無法完全地由口進食,這時候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考慮其他不良反應較少的經管進食方式,並持續地搭配最大安全限度下的經口吞嚥訓練。

沒有人能百分之百預期吞嚥障礙的進程,當初期的醫療處置顯得不再適用後,為瞭您愛的傢人,請協助他與醫療團隊諮詢鼻胃管以外的可能,傾聽醫療人員的建議;請鼓勵他定期地接受語言治療師執行的吞嚥功能評估、吞嚥訓練和進食策略調整,且不管用不用鼻胃管,都需要口腔清潔,也都可以進行吞嚥訓練。

(文章授權提供/愛長照)

source:http://pchome.uho.com.tw/hotnews.asp?aid=47560

糖尿病控制不佳 增加心血管病變風險

笑齦
笑齦治療
牙齦外露
笑齦矯正
笑齦手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第二型糖尿病為臺灣十大死因第五位,全臺罹患人數超過200萬人。而造成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因,多是大小血管發生病變。若血糖控制不好,可能損害血管和神經,增加心血管疾病和中風風險。糖尿病治療不能僅隻達到控制血糖的目的,更要控制好體重、血壓、血脂,並積極治療,才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判斷糖尿病三大數值 控制「糖」危機

糖尿病的判定應先測量空腹血糖與糖化血色素,再輔以葡萄糖耐受試驗來確認。當血中葡萄糖濃度愈高、血糖偏高的時間愈長時,體內累積的糖化血色素比例也會愈高,根據研究顯示,當糖化血色素數值每增加1%,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便增加1至2成。若血液長時間處在高血糖的環境,容易形成血管粥狀動脈硬化,動脈血管壁受損,甚至加速血栓形成,也影響血小板的運作功能。

複方劑型一藥多效 助糖友減少併發癥發生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任陳榮福表示,全世界控制糖尿病的藥物選擇有很多,許多研究中也證實,傳統藥物能減少血糖、控制糖化血色素,但對心血管指標控制效果並不明顯。患者每天除瞭需要服用口服降血糖藥物或註射胰島素控制血糖外,還得服用其他心血管相關藥物,服藥種類多,加上一天必須服藥多次,常造成忘記吃藥或漏吃的情形。

今年3月,健保署通過的新一代降血糖藥物SGLT-2抑制劑 + Metformin新複方藥物,能一併控制血糖及心血管指標,對體重控制也有良好的額外效果,有助於糖尿病患增加服藥順從性,相對有效減少死亡率、心臟衰竭住院率、中風機率及心肌梗塞機率。

以排尿糖為作用機轉 減少腎臟再吸收糖分

陳榮福主任表示,複方劑型藥物一顆就有兩種不同作用機轉,對血糖控制而言,有的患者使用後糖化血色素可以降1至1.5%,而血壓的下降可以多3至5個毫米汞柱。體重則可以有3至4公斤的控制量,對血脂肪也有好處。

陳主任補充,由於藥物以排尿糖為作用機轉,會把體內過多的糖分由腎臟經尿液排出,而尿中含糖,易使微生物滋生,增加泌尿道感染風險;因此,醫師建議,每天多喝水協助排尿,加強私密處衛生照護,以免感染情況發生。

糖友莫輕忽!透過飲食、運動補強控糖尿

糖友常因血糖控制不佳發生病變,所以更要註意定期檢查的重要性,經由各項身體檢查的數值去瞭解血糖的健康狀況,再透過飲食、藥物、運動相互配合去改善血糖值,促進血液中葡萄糖進入細胞內的利用,降低血液中葡萄糖濃度,千萬不要輕忽糖尿病併發癥對身體的影響,這樣才能把握黃金治療時機。

(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source:http://pchome.uho.com.tw/hotnews.asp?aid=47553

研究:英國發明有望「不見血」量血糖

笑齦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需要天天檢驗血糖的糖尿病患者有福瞭!英國巴斯大學發表瞭一項新技術,利用皮膚貼片就可以檢驗血糖的血糖儀。目前這項新的檢測方式,精準度頗高!未來糖尿病患者不必再天天早晚挨針就能好好監控血糖瞭。這個令人期待的發明,也已在國際期刊《Nature Nanotechnology》(自然奈米科技期刊)發表瞭。

笑齦水雷射

醫界一直致力研究「不見血」的檢驗血糖方式,因為很多糖尿病患者難以控制血糖的原因,就是無法忍受早晚都要被紮針的痛苦!事實上針刺驗血對患者來說真的是一種折磨。因為無論新的針頭研發得再細,心理上都很難擺脫「下一秒會有一根針刺穿自己手指尖」的壓力。

露齦笑正顎手術

皮膚貼片就能檢測血量 等待優化後上市

牙齦

英國發明的皮膚貼片微形血糖儀,是利用微小電流,從單一毛囊附近吸收葡萄糖並儲存於皮膚貼片的微形裝置中。每10到15分鐘會顯示一次血糖數據,由於每個感測器對應一個毛囊,就可以避免在吸取皮膚葡萄糖時,受到其他皮膚參數的幹擾,所以測量值較過去的無創血糖機更準確。不過目前這款貼片的感測器仍需進一步優化,離上市還有一段距離。

牙齦外露

臺安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林毅欣表示,無血化驗的血糖機,相當讓人期待。臺灣的糖尿病學會也很想推廣,可惜目前市面上的無血化驗血糖機的準確性仍有待觀察。

最大的問題在於:如果病患的血糖值在正常範圍時,準確率就很高;但是當患者有低血糖的狀況時,就有三成的機率測不出來,這個問題就很嚴重瞭!因為低血糖的緊急狀況,比高血糖更可怕。一旦血糖太低沒有即時發現,患者會很快陷入昏迷,腦部也會因此受損。導致國內還不敢輕易推無創性血糖機。

無創血糖機:植入皮下、手腕磁扣、呼吸偵測

目前市面上的無創血糖機,有幾種監控的方式。比如植入皮下,或是使用在手腕上做成磁扣,像戴手表一樣,它會藉由電場作用吸取體液進行偵測。但因為並非直接檢測血液中的糖份,且手腕流汗容易造成幹擾,故精準度有待加強。另外,還有設計成像皮帶一樣繫在肚皮上,能進行24小時監測。

在國外更有經由呼吸偵測,從病患的呼氣中驗血糖的方式;或者使用紅外線,檢測微血管內的血糖的方式,目前在中國大陸已經開始使用,但同樣有準確度上的問題。且現行所有無創血糖機,每隔一段時間都要抽血進行校正。所以臺灣仍維持使用針刺採血的方式。

但因為針刺採血真的對患者產生不小的心理壓力,林毅欣說,現在很多廠商推出更細小的針頭,能大幅減輕針刺時的疼痛感。不過還是要註意檢驗血糖的試紙要在有效期限內,同時定期校正,以免過期影響準確性。

(文章授權提供/愛長照)

source:http://pchome.uho.com.tw/hotnews.asp?aid=47568

恐吃進殘留重金屬!別吃這11種魚類

笑齦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編輯整理)道德海鮮指南與網站通常把市場和餐廳裡販售的水產品區分為「最佳選擇」、「替代選擇」以及「避免食用」三類。我吃海鮮十年,又花瞭一年半的時間走遍世界各地的市場和餐廳,對於哪些海鮮合乎永續標準也有瞭一套自己的看法。

笑齦治療

以下的分類雖然參考瞭各大海鮮選購指南,但主要還是我個人的觀點,按照我的食用頻率區分各種常見的海鮮。各個條目末尾的粗體字,表示這種海鮮會有的問題,括號裡的數字則是其平均營養階層──也就是在食物鏈當中的位階,最低為1,最高為5,其判定標準是這種生物的食用對象。營養階層愈高的生物通常過度捕撈的情形愈嚴重,體內含有汙染物的風險也愈高(少數例外)。

牙齦外露

絕對不吃

笑齦矯正

黑鮪魚:黑鮪魚遭到過度捕撈的情形非常嚴重,也已被國際自然保育聯盟列為緊急瀕絕物種。「養殖」黑鮪魚其實是把還來不及生育的野生幼鮪捕來飼養,而且還必須用小魚當飼料。水銀含量高。(4.4)

笑齦手術

大西洋鱈魚:西大西洋的鱈魚魚群多已崩潰,而且沒有復甦的跡象。加拿大政府已把大西洋鱈魚宣告為瀕絕物種,喬治沙洲(Georges Bank)與緬因灣的鱈魚更被視為必須迫切予以管理的問題。北美超市的冷凍鱈魚,有些來自斯堪的那維亞半島以北的巴倫支海,是非法捕魚活動相當猖獗的區域。替代性的選擇則是價格昂貴的有機養殖鱈魚,來自斯堪的那維亞半島及蘇格蘭的養殖公司。海盜捕魚活動猖獗;常遭底拖網捕撈。(4.3)

大西洋庸鰈:這種深海扁魚的重量可達三百公斤,目前已遭拖網漁船捕撈至絕種邊緣。美國沿海與聖勞倫斯灣的魚群皆已崩潰,國際自然保育聯盟也將庸鰈列為瀕絕物種。水銀含量高;常遭底拖網捕撈。(4.5)

智利海鱸:又稱為小鱗犬牙南極魚。這種長壽深海魚深遭海盜捕魚活動所危害,目前隻有一個漁場獲得海洋管理委員會的認證。除非你確知自己所吃的智利海鱸來自南極圈的南喬治亞島海域,並以延繩釣法在冬季捕捉(但你應該不可能知道這麼詳細的資訊),否則對這種海鮮最好敬而遠之。以延繩釣及底拖網捕捉;水銀含量高;海盜捕魚活動猖獗。(4.0)

石斑:石斑在佛羅裡達州以西還有墨西哥灣都遭到過度捕撈,美國的石斑漁獲量有四分之三皆來自這兩個海域。(實際上,佛州市面上見到的石斑,大部分都是標示錯誤的無鬚鱈或波沙魚。)這種長壽的珊瑚礁掠食魚類,目前所知共有八十五個品種,遭受過度捕撈的情形特別嚴重,而且體內也經常累積毒素。夏威夷群島西北方的石斑漁場合乎永續標準。以延繩釣法捕捉,水銀含量高。(3.6)

鮟鱇魚:這種魚類在美國沿海遭底拖網過度捕撈的情形極為嚴重。加拿大與紐澤西則有採取刺網捕撈鮟鱇魚的小規模漁業,對海底的傷害較輕。鮟鱇魚也經常以垂釣魚或琵琶魚的名稱販售。以底拖網捕撈。(4.5)

橘棘鯛:這種深海魚的壽命可達一百五十年,深受公海底拖網漁船的過度捕撈,而且這些漁船也一再破壞脆弱而且復原緩慢的海底山。這種魚偶爾可在北美的高級餐廳吃到。澳洲政府在二○○六年將其列為受威脅的魚類。水銀含量高;以底拖網捕撈。(4.3)

鯊魚、角鯊:亞洲的魚翅湯市場已導致世界各地的鯊魚嚴重凋零。同樣遭到嚴重過度捕撈的角鯊、可以在超市裡買到,則是在英國以石鮭魚之名販售。鯊魚的生育率很低,而且大型近岸魚種的成長速度頗為緩慢,也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達到成熟。水銀含量高;以延繩釣法捕捉。(鼠鯊:4.5)

魟魚:魟魚和鯊魚一樣,不但生育數少,也遭到人類的過度捕撈。更糟的是,捕捉魟魚的單船拖網也是對海底破壞力極大的漁具。以拖網捕捉;水銀含量高。(滑鰩:3.5)

大鼻鰨:大西洋的比目魚、鰈魚、鰨魚等扁魚,由於在海床上遭到拖網捕撈,目前的狀況都不太樂觀。太平洋的扁魚(包括歐洲鰨與副眉鰈)則沒有過度捕撈的問題。含有多氯聯苯;以拖網捕捉。(3.1)

馬頭魚:有些馬頭魚魚群雖然遭到過度捕撈,但之所以該避免食用這種魚類,主要是因其體內含有高量水銀。吃一份一百七十公克重的墨西哥灣馬頭魚,吸收的水銀量即可達到每周安全限度的五點二倍。美國中部大西洋區捕捉的金馬頭是比較好的選擇。水銀含量高。(3.4)

(本文摘自/海鮮的美味輓歌:健康吃魚、拒絕濫捕,挽救我們的海洋從飲食開始!/時報出版)

source:http://pchome.uho.com.tw/hotnews.asp?aid=47570

有機栽培百分百安全?肥料來源是關鍵

牙冠增長術價錢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編輯整理)在說明有機肥料的問題前,我先說明一下有機栽培的種類。很多方法雖然都稱作有機栽培,但其實都不太一樣,耕種時使用的資材因人而異,以至於我們無法說有機栽培不安全,但也很難說它安全。這是造成目前亂象的原因之一。

牙冠增長術費用

有機栽培依據使用肥料的不同,可大致分兩類。一種是使用動物性堆肥,亦即經發酵處理過的傢畜排泄物。另一種是使用植物性堆肥,也就是由廚餘、枯葉、米糠、油粕等發酵處理而成的。

水雷射牙冠增長術

雖然兩者都是將材料發酵處理過,製成肥料,但由於來源差很多,兩者看似相同實質卻相異。動物性堆肥有即效性,但依照動物吃的食物不同,牠的排泄物製成的肥料也就完全不一樣。比方說,隻吃草的牛和吃穀物的牛就是一例。在紐西蘭這種有廣大牧草地的國傢,有是完全放養的牛隻。這種牛吃的是未使用農藥和肥料的牧草,排泄物非常乾淨。

水雷射

工廠來源的肥料 可能加工時使用化學藥物

露齦笑

不過,如果是狀況相反的牛又如何?關在狹小牛舍內、無法活動,為瞭讓牠們快點長大餵食穀物飼料、施打成長荷爾蒙,或是為瞭不讓牛隻生病而使用抗生素。這種牛和前面提到的那種牛的排泄物,可說完全不同。

又比如說,吃廚餘的豬,和吃混合飼料的豬,排泄物也會不一樣。此外,也有使用雞糞,或馬、羊的排泄物製成的肥料。不同動物,或是相同動物但飼養方式不同,牠們的排泄物內容當然也會不一樣,製成肥料後,成分也差很多。

再者,排泄物發酵程度不同,製成的肥料也會不一樣。經長時間發酵製成的肥料比較好,反之,發酵時間較短的堆肥中,可能混有對植物有害的物質。植物性堆肥當然也不是全都一樣。有光以枯葉製成的,或使用米糠及油粕的,又或者是以廚餘或菜渣製成的,這些肥料的成分都不同,而且,使用菜渣的來源也有影響。

如果來源是傢庭,多半是一般菜渣,但若是工廠,則很有可能在加工時使用許多化學藥物。化學藥物的種類不同,又會影響堆肥的成分。通常來說,排泄物經過長時間發酵,其中所含的化學物質就會消失;但若沒有花時間發酵,這種來源的肥料就可能具有危險性。關於這點,後文會再進一步說明。簡而言之,雖說都是植物性堆肥,但來源不同,成分也會完全相異。

「碳循環農法」增加腐植質 加速植物成長

此外,也有一種有機栽培不是使用有機肥料,而是使用微生物資材,也就是用培養過的特殊菌種做為肥料。最近還有所謂的「碳循環農法」。這種耕作方式,是將碳素含量較高的資材放入土壤,以增加土壤中的微生物,及蔬菜成長所需的元素。也就是藉由增加腐植質,加速植物成長。這種利用碳素耕種的方式,也歸類為有機栽培。

我採行的無肥料栽培法,有時也會使用米糠或油粕。此外,有時候我也會在田裡放入枯草這類有機物,讓它發酵,或是進行所謂的整土。雖然我的栽培過程中包括這些作業,但這樣還是可稱為無肥料栽培,也可說是有機栽培。當然,我很少做這些事,大概隻有在剛耕種的頭一年,以及面對那些不管怎麼做都還是貧瘠的農田時才會這麼做。以上這麼多不同耕作方式都能稱為有機栽培,這可以說是造成目前有機亂象的原因。

(本文摘自/蔬菜美味的祕密:從蔬菜生長的科學,告訴你如何選好吃的蔬菜,自傢種好吃的蔬菜/如果出版)

source:http://pchome.uho.com.tw/hotnews.asp?aid=47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