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痠可能是髖關節問題!北榮首創「3D列印搭配關節手術」更精準 母女一起修關節、快樂跳舞

醫療

膝蓋痠可能是髖關節問題!北榮首創「3D列印搭配關節手術」更精準 母女一起修關節、快樂跳舞

  • 許佳惠 報導
  • 2023/04/19 17:08
  • 字體放大

  • 膝蓋上方經常痠痛,翹腳或盤腿時症狀更嚴重?小心可能是髖關節發育不良!醫師提醒,髖關節發育不良的發生率顯被低估,很多退化性關節炎換人工關節者都是髖關節發育不良所致。北榮首創以3D列印技術,在術前模擬切骨和轉位角度、術中則有導引板,讓醫師下刀更精準,恢復結果可更貼近術前評估。20歲小呈和媽媽都受惠於此技術,術前痛到像刀割,術後不久就能恢復跳舞習慣。

     

    膝蓋痠以為風濕病 結果是髖關節發育不良

    20歲小呈是喜歡跳舞的大學生,尤其愛跳芭蕾、民俗、現代舞等,2、3年前她的髖關節突然疼痛,嚴重時連睡覺都會痛醒、沒法行動、只能躺床;小呈媽媽也是從30多歲時,只要工作量大、跳舞的某些姿勢,屁股後面就像刀割一樣,痠到受不了,膝蓋上側更是經常痠痛,但就醫都沒發現是髖關節問題,以為是膝關節退化或風濕病,沒有特別處置,直到遇到北榮兒童骨科醫師許逵翔後,才找到真正病因。

     

    髖臼發育不完全 愛跳舞女大生髖關節承受10倍壓力

    許逵翔表示,小呈和母親都是髖關節發育不良,這種疾病在台灣發生率約為1.3%,患者因為髖臼發育不全,造成髖關節不穩定,受力面積減少。正隆骨科診所院長梁景涵曾形容,髖關節發育不良可以想像成蘋果被放在盤子裡,正常情況下蘋果應該要放在碗裡。許逵翔解釋,正常的股骨頭和髖臼覆蓋面積要達15~20平方公分,但小呈的覆蓋面積僅1.25平方公分,屬於嚴重等級,髖關節也承受10倍以上的壓力,因此引發髖關節不穩定、早期退化及關節磨損。

    看更多:

     

    3D列印搭配微創式全髖臼轉位手術更精準

    有鑑於小呈喜歡運動,年紀又輕,北榮髖臼發育不良治療團隊建議,以3D列印搭配微創式全髖臼轉位手術,增加髖關節穩定度及增加受力面積,避免將來需要換人工髖關節。身障重建中心3D列印俞文展助理研究員表示,術前利用3D列印出患者的髖關節模型,讓醫師術前了解構造,可事先計算好最佳的轉動角度,同時在電腦內做骨頭切割的模擬和旋轉,計算進步程度,也能列印出術中的導引板,其原理跟打撞球的架桿器相同,醫師透過導引板下刀和切割就不會跑偏,可以更精準。而全髖臼轉位手術利用3D導引,為北榮首創,最近才剛開始,導引並沒有額外收費。

     

    許逵翔指出,微創式全髖臼轉位手術,相較過去的髖臼截骨手術,能夠更自由地進行髖臼的移動,達到理想的髖臼位移,且不傷及骨盆本身的穩定程度,所以患者能更快的恢復,加上個人化術前計畫,能夠避免術後矯正角度過大,神經受損,以及撞擊症候群等併發症。

    看更多:

     

    母女接受相同手術 終於可開心跳舞

    小呈經過仔細評估後,手術時間僅1小時,手術傷口8~10公分,位在鼠蹊部不明顯處。術後隔天就能下床、4周幾乎不需拐杖、術後6周已不用拐杖可開心跳舞。小呈媽媽也接受相同手術,她表示,因為女兒術後狀況良好,所以她很有信心,完全不害怕動手術,術後果然讓她很滿意,現在只要把肌肉量訓練好就要去跳舞。

    土城的洗腎中心有專機接送嗎?得皰疹,不是我的錯,帶狀皰疹就是俗稱的“皮蛇”症狀出現在身上呈現環繞分佈情形 一般人有個誤解!軒品牙醫聯合診所是板橋根管治療專科,牙醫師除了把發炎的牙神經清除外,還會把根管做適當的擴大及清潔,怎麼幫小孩選兒童漱口水?美容手術(牙冠增長術,改善笑齦) 、敏感性牙齒治療。生活不美滿 另一伴老是敏感早洩怎麼辦?早洩 (premature ejaculation) 是男士們最常見的性功能困擾 。兒童保健食品,怎麼吃才對? 不孕症要怎麼辦,生活飲食型態修正,易和中醫配合中藥、針灸治療!線上預約慢性食物過敏檢測。什麼是總咖啡酸衍生物?總咖啡酸衍生物是為紫錐菊產品是否可以提供足夠效果的重要指標。愛滋檢測 – 提供全套檢查,絕對匿名保障隱私。人家說的減肥天龍國這是在哪裡?隱形牙套怎麼選?先來了解一下;不敢相信菜花就是這樣治好的~隱適美隱形牙套注意事項!!女性染淋病難察覺.上班族預防感冒防護5原則。如何提供長期依賴呼吸照護服務?想找台中牙齒矯正有醫療團隊

     

    ▲小呈術前股骨頭與髖臼接觸面積僅1.25平方公分(圖左、淺綠處),術後達12平方公分(圖右、粉紅處)。

     

    膝蓋上方痠、翹二郎腿更痛 可能是髖關節發育不良

    骨科部蘇宇平主任表示,髖關節發育不良被低估,北榮每年有1000台刀是人工髖關節置換,有一半是關節缺血性壞死,但其中因為過度勞動造成的退化性關節炎,其實不是因為勞動,而是髖關節發育不良,因為覆蓋面積太小提早磨損。在還未磨損前可能就有軟骨疲勞、軟骨軟化、彈性差等問題,症狀可能還不到痛的程度,而是不敢踩地、沒力或轉動時不舒服,有些則可能出現長短腳,而這種疼痛會發生在鼠蹊的前面或後面,或痠到膝蓋上方,當不舒服時盤腿或翹二郎腿則會更痛。

    看更多:

     

    這些是高危險群 出生半年快矯正

    他強調,髖關節發育不良可以透過新生兒檢查早期發現,症狀可從輕到重,有些人出生時很輕微沒被診斷出來,可能到10多歲、30多歲時髖關節痛才被診斷。許逵翔則表示,要早期發現髖關節發育不良,第一關就是新生兒理學檢查,由醫師徒手測試髖關節穩定度,若不太確定或有多胞胎、臀位產、家族史等,會轉介門診做第二關超音波檢查,通常在滿月大時進行,有問題可盡早使用吊帶矯正。蘇宇平提醒,矯正的最好時間點是出生後半年,平常要讓嬰兒腳開開才適合髖關節發育,像無尾熊一樣趴在爸媽身上最有利發育。

     

    ◎ 圖片來源/許佳惠攝.台北榮民總醫院提供
    ◎ 諮詢專家/許逵翔醫師.蘇宇平醫師.俞文展助理研究員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

    https://health.tvbs.com.tw/medical/339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