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推8種滋潤食補好物 幫助身體啟動「水循環」 解除上火與氣虛!

養生

中醫推8種滋潤食補好物 幫助身體啟動「水循環」 解除上火與氣虛!

  • 梁萱琪 整理
  • 2023/02/16 18:25
  • 字體放大

  • 身體除了要注重「排濕」外,也要注意「保水」。中醫師提醒,在排濕過後人體常處於缺水狀態,單靠喝水是不夠的,可選擇8種不同的食物來滋潤身體,才能避免上火、氣虛等狀況產生。

     

    想讓身體滋潤 就掌握「氣、血、津、液」

    中醫師黃獻銘指出,在中醫上人體要保持「滋潤」需掌握4個要素:「氣、血、津、液」,而津跟液更是與身體水分息息相關。「津」是指身體較為明顯、流動性高的身體水分,如唾液、淚水等;而「液」是指流動性較慢、較為黏稠用於支撐身體結構的水分,如關節液等,而患者在服用排濕藥方後,會排出大量濕氣使體內水分不足,若不即時補充水分,導致身體不夠滋潤的話,「津、液」的運行就會受到嚴重的影響。

    看更多:

     

    身體不滋潤有什麼影響?

    黃獻銘進一步指出,當身體不夠滋潤時就會容易上火,尤其是火氣體質的患者,在服用降火調氣的藥方後,身體會容易因排濕過度而水分缺失,若沒有及時補充水分滋潤身體,會更容易導致下一次的體內發炎產生。

     

    當身體不夠滋潤時,也會容易反覆氣虛,使身體更加虛弱,因為所有的滋潤都要以陽氣運行為基礎,當氣血不足身體就會很難達到滋潤狀態,尤其在夏天,會變得特別容易中暑,因此補充到充足的水分便尤為重要。

    看更多:

     

    8種滋潤食補好物 幫身體找回好水分

    黃獻銘也指出,日常生活中有不少食材能夠幫助身體滋潤養陰,保住身體中的好水分,減少濕氣帶來的危害:

    1.米油

    米油是指米在熬煮成粥時,米粒上所浮著一層薄薄的米湯,適合病後虛弱與身體虛弱的患者使用,滋潤的效果才會明顯,通常要使用1個月以上才能改善。

     

    2.豬皮

    豬皮是滋養腎水的好幫手,非常適用於腎水不足的體質,尤其是在勞累時容易喉嚨沙啞、頭暈、想吐的患者,都可以補充適量的豬皮來幫助身體調養。

     

    3.蛋黃

    蛋黃是非常容易取得又美味的滋潤食材,但想用蛋黃來滋潤身體,最好是以生的、半熟的料理方式為主,尤其是鴨蛋的滋潤能力會比雞蛋更好,對蛋過敏或是腸胃敏感的患者可能較不適用。

    土城的洗腎中心有專機接送嗎?不再是感冒常客了!提高免疫力的天然特效藥紫錐菊;提升免疫力不再怕生病.台北植牙諮詢中心ptt,似真牙醫診所醫療團隊給你一口美麗好牙~如果牙齦外露,該如何解決?耐熱益生菌+維他命C.不要當暴牙妹,進行露牙齦矯正,讓你放心開懷大笑!頭型頭盔,更多成功案例分享;減肥就要少吃? 打破錯誤迷思!不要再餓肚子了.露齦笑矯正、牙齦外露矯正諮詢費用一覽表!小孩蛀牙為什麼裝不鏽鋼牙套?塑身減重天母哪裡有中醫診所?想找台中牙齒矯正有醫療團隊!紫錐花紫色的神奇力量,無添加人工香料、色素、防腐劑.牙科資訊-什麼是水雷射呢?傳統牙套與隱形矯正各自優缺點!讓陰莖增粗的辦法?兒童益生菌了解知多少?隱形牙套療程,採用先進的斷層掃瞄及電腦科技,結合醫師專業的診斷治療,再利用獨家專利研發的電腦軟體…最新減肥大全記住! 只有你才是自己身體的主人,你必須要為自己身體健康狀況負最大的責任;如何提供長期依賴呼吸照護服務?

     

    4.燕窩

    燕窩是能夠安全滋潤身體的好食品,因為燕窩的水分在體內不容易轉換成濕氣造成負擔,且大多數的體質都是適合使用。

     

    5.山藥

    山藥的滋潤功效較為特殊,比較適合有久瀉症狀的患者。因為身體乾巴巴失去大量水分,山藥可以幫助患者透過把大便變硬來鎖水,好達到身體滋潤的效果,而不是山藥本身就有滋潤身體的功效。

     

    6.甘蔗、水梨

    甘蔗、水梨是常用在發炎、火氣熱病後的調養滋潤食材,對於肺跟氣管長期發炎的患者,有非常好的滋潤效果,可用甘蔗汁、梨皮茶、吃水梨等方式補充。他也提醒,喝甘蔗汁最好選用烤過的甘蔗榨成的汁,才能有效滋補身體,而水梨滋潤過度會容易生痰,需酌量使用。

     

    7.麻油

    用麻油滋潤人體,可以讓體態變得更加肥美,改善乾枯問題。適合久病、生產後的患者食用,但食用麻油時建議不要爆炒,否則會容易上火。

     

    8.枸杞、蜂蜜

    黃獻銘提醒,大便偏軟的患者最好不用使用枸杞滋潤身體,因為枸杞利通大腸,很可能會讓患者拉得更兇。而蜂蜜的作用主要在於緩和,本身滋潤養陰的效果其實不好,因此不建議只單用蜂蜜來滋潤身體。

    看更多: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

    https://health.tvbs.com.tw/nutrition/338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