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前惡補相關知識

一、運動損傷的概念和分類:

(一)運動損傷的概念:

體育運動中,造成人體組織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壞或生理上的紊亂,稱為運動損傷。

運動損傷不同與一般的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的損傷,他多與體育運動項目及技戰術動作特點密切相關,為此常有些運動損傷便以其運動項目冠名。例如:“網球肘”、“足球踝”、“跳躍膝”。運動損傷也常與運動訓練水平,運動環境與條件等因素有關。

(二)運動損傷的分類:

1、按受傷的組織結構分類:

皮膚損傷、肌肉、肌腱損傷,關節軟骨損傷,骨及骨骺損傷,滑囊損傷,神經損傷,血管損傷,內臟損傷等

2、運動損傷按時間分類:

新傷和舊傷;

3、按損傷的病程分類:

急性損傷:直接或間接外力一次作用而致傷者,傷后癥狀迅速出現,病程一般較短

慢性損傷:陳舊傷,急性損傷后因處理不當而致反覆發作者;勞損傷,由於局部運動負荷量安排不當,長期負擔過重超出了組織所能承受的能力,局部過勞致傷。癥狀出現緩慢,病程遷延較長。

4、按性質分類:

開放性損傷:傷后皮膚和黏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壞,受傷組織有裂口與體表相通。如擦傷、刺傷、切傷、撕裂傷及開放性骨折等。

閉合性損傷;傷后皮膚或黏膜仍保持完整,無裂口與體表相通。例如:挫傷、關節韌帶扭傷、肌肉拉傷、閉合性骨折等。

5、按程度分類:

輕度損傷:傷后鍛煉者仍能按計劃參加體育鍛煉

中度損傷:傷后不能按計劃進行訓練,需停止患部活動。

重傷:受傷后不能訓練。

這種方法適合運動隊或體育院校。

6、按運動技術與訓練的關係分類:

運動技術傷:與運動項目、技戰術動作密切相關的損傷,例如:網球肘、投擲肘等,多為局部組織過勞。

非運動技術傷:多為運動中的意外傷。

二、運動損傷發病的潛在因素:

運動技術的發病多因運動項目的不同而不同,有其自身的發病規律,即各項運動有其不同的損傷好發部位及其專項多發病。例如,體操運動員的跟腱斷裂、羽毛球運動員的椎斑疲勞骨折等,其他項目也是如此,尤其是慢性損傷。究其規律多由運動項目與人體兩方面所存在的潛在因素共同決定的。

其一,運動項目及其技戰術對人體的特殊要求;其二,人體自身某些部位在運動中所表現出的解剖生理弱點。大家知道:人體上體占人體體重的50%,是用有限的骨骼來支撐的。骨骼因不能直接抵抗外來的撞擊,必須同關節組成一體,起到吸收及減緩衝擊力的作用,如此構造,遍布全身各處,在沒有多少肌肉覆蓋的小腿部位抵禦衝擊的能力很弱。例如:人由於直立行走,腰椎受到內髒的壓力,以及頸椎抵禦7公斤的頭顱,過度彎曲和牽拉,非常容易造成損傷。因此,這兩方面潛在因素在運動中是客觀潛伏存在的,並不一定直接導致運動損傷的發生。兩個致傷條件是:技術動作錯誤、不合理、不正確,違反人體解剖學和生物力學規律,從而導致運動損傷發生,此時多為急性損傷;人體的某些局部運動負荷長期過重,超出該組織所能承受的最大程度,而逐漸發生退行性病理改變,導致慢性損傷。

例如:膝關節上下兩端骨槓桿較長,周圍少有肌肉保護,半屈膝時側副韌帶及關節內十字韌帶全處於鬆弛狀態,膝關節周圍失去了支撐保護。在對抗撞擊情況下,膝關節很容易失去平衡而出現過度的內外翻轉,一旦翻轉超出了人體解剖學和生物力學所能承受的程度時,就會發生膝關節韌帶或半月板的急性損傷。半蹲時膝關節的穩定主要靠股四頭肌及髕骨來維持,膝關節完成旋轉、屈伸、發力時,髕骨關節軟骨面將承受很大的摩擦、擠壓、撞擊以及不合槽的捻錯等力的共同作用,此外膝關節在蹬伸發力、啟動、跳躍時,髕骨前面的臏韌帶等伸膝裝置也都會受到強大的牽拉張力,久之,這些力的積累,超出了髕骨和臏前伸膝裝置所能承受的範圍后就勢必會使髕骨出現慢性損傷——髕骨勞損。

認識了運動損傷的發病規律,提出幾項措施,一、加強易傷部位的準備活動。二、加強易傷部位的肌肉力量練習。三、不斷的改進技術動作。四注意合理安排局部運動。這樣,了解運動損傷的發病規律,認識人體的解剖生理特點幾運動技術特點,對於預防運動損傷是非常重要的。

運動損傷發生的直接原因:

造成運動損傷的兩個潛在因素是矛盾對立的兩個方面,是對立統一,也是客觀存在的,它們的存在僅能說明運動中具有發生損傷的可能,並不一定直接導致損傷的發生,在進行體育運動及身體鍛煉中沒有適當的保護措施則使受傷的危險性增高。但是身體的不協調性也非常容易引起損傷。

(一)認識不足,措施不當。

首先是體育鍛煉者對預防運動損傷的意義認識不足,思想麻痹,存在一些片面的認識,如“運動損傷難免”、“運動損傷不過是些小傷小病”,關係不大,甚至將預防運動損傷的科學態度與勇敢、頑強、拼搏的體育精神對立起來。其次,不少男性,思想麻痹,缺少防傷觀念,運動中好勝心強,好奇心大,心血來潮,忘乎所以,常盲目、冒失地從事力所不及的運動動作,導致運動損傷;一些女同志在體育運動膽小、害羞、畏難,做動作時恐懼、猶豫、緊張、這些都會造成動作失敗而受傷。

(二)準備運動不足:

不論在何種體育運動中,充分的準備活動是保證不受損傷主要手段。因此,應充分做好準備活動,準備活動的目的是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特別是克服植物性神經的惰性。通過全身各關節、肌肉的活動,加速血液循環,使肌肉組織得到充分的血液供應,以便增強肌肉的力量和彈性,並恢復技術動作的條件反射聯繫,為正式活動做好充分的準備。但是,在體育運動中經常犯的毛病是:

A、不做準備活動就進行激烈的體育活動,極易造成肌肉損傷、關節扭傷;

B、準備活動敷衍了事,在神經系統和各器官系統的功能尚未達到適宜水平;

C、準備活動的內容不得當;

D、過量的準備活動致使身體功能不是處於最佳狀態而是有所下降。

(三)運動量安排不合理

運動實踐證明,運動量安排不合理,不但不能起到鍛煉身體的效果,還會引發運動損傷。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1、局部運動負荷安排不合理

長期局部負荷過大(例如單打一的鍛煉,以致超過了人體組織所能承受的能力,在這種情況下進行體育鍛煉,人體組織結構因過度摩擦、擠壓、或因過度牽拉,引起微細損傷積累,導致慢性損傷。

例如:慢跑使人上癮,除了消耗熱量、維持體型之外,還可以強化免疫力。就運動心理學來說,慢跑還可以降低焦慮、強化自信、以及增強抗壓能力;對心臟而言,它可以使心肌細胞活性上升、心室生理性擴大、心搏量與心輸出量增加、以及增進冠狀動脈循環;對肺臟而言,長期慢跑也有助於提升肺活量。美中不足的是,長跑也會有運動傷害,其中最常見的是「過度使用傷害」(over use injury)。

「過度使用傷害」一詞首見於1968年美國醫學協會期刊一篇分析慢跑生物力學的文章,成因除了內在因子,如慢跑者本身骨骼肌肉異常,以及年齡、性別、體重的差異之外,主要是外在因子,即由於耐力訓練或是重複使用而造成,其中又以突然增加跑步的強度最容易造成傷害。跑步的強度指數包括距離、速度、坡度與頻率,不論你慢跑的目的是為了改善體能還是挑戰極限,這些指數都必須逐次增加,(即循序漸進原則)否則就很容易受傷。

2、一次大運動量過大

持續長時間劇烈運動,體力消耗過大,血糖降低,出現急性重度疲勞。此時,可以引起大腦皮層抑制過程破壞,運動能力降低,精確度、共濟能力均顯著下降,警覺性、注意力減退,防禦性反應遲鈍,這些都是引起運動損傷的條件。往往會發生嚴重的急性運動損傷。

(四)缺乏基本運動醫學知識及安全保護措施

進行長期的體育鍛煉除了對眼、耳、咽喉、血壓、脈搏、疝氣等方面的了解,如果有條件,還應該請專科的運動醫學醫師對骨骼系統從結構到外形進行各為嚴密的檢查。了解肌肉力量、關節的穩定性、身體姿態及以往所受損傷的原因。這樣有可以有效避免不必要的損傷。

(五)身體功能和心理狀態不良:

例如:睡眠或休息不好、缺乏經驗、思想麻痹、情緒急燥。因此損傷的預防不僅僅從醫學的角度,還必須從心理上去進行。

其次體育基礎差、身體素質弱,一時不能適應體育活動的需要,容易發生損傷事故。

(六)場地設備,氣候條件不良。

如:場地不平,有雜物;場地太硬等,器械安裝不牢,缺乏必要的護具等;過高的氣溫和潮濕的天氣,導致大量出汗失水;易使人疲勞,中暑,大量排汗,使人肌肉痙攣;在冰雪寒冷的冬季易發生凍傷;也可因肌肉僵硬、彈性、耐力下降,協調性差而發生損傷。以及場地,燈光等都會造成損傷。自己早鍛煉之前要對場地和天氣進行評估。

網站內容來源http://www.xywy.com/

【其他文章推薦】

※笑起來總是露齦笑的原因

※紫錐菊提取物中咖啡酸衍生物含量為多少?

※斷醣飲食┇改變吃法就能瘦!台北中醫減肥

※想請問桃園中醫診所擅於皮膚問題治療~

台中牙周治療能不能根治? 看看醫生怎麼說!

頭型矯正大作戰,如何塑造一個漂亮的頭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