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手臂治右髖疼痛 重拾打高爾夫球的日子

機器人手臂治療髖骨。林重鎣攝

66歲的李伯伯第一次發覺右腳疼痛,是在十一年前去大陸甘肅爬山旅遊,當時爬坡爬到一半,發現走路怎麼比別人慢,而且走久了右腳還會痛,初以為只是痛風,所以沒有很在意。十多年來,熱愛打高爾夫球的他還是經常出國打球,右腳也持續反覆疼痛。五、六年前痛到不行時,到長安醫院骨科找楊志鴻醫師看診,經核磁共振檢查結果,發現右髖軟骨已磨損,但因害怕開刀,只肯先吃藥、打玻尿酸,多少減緩疼痛。

直到2017年4月初,他去東京富士山附近打高爾夫球,隔天第 12洞一開出去,他聽到「啪」一聲,驚覺腳好像完蛋了,接著就坐輪椅及車子,很辛苦回到台灣。李伯伯說:「動手術前這五、六年來,其實腳愈來愈痛,下樓梯時也不敢直接踏下去,因為腳沒力,總希望旁邊有什麼東西可以扶助一下,非常不方便,心裡很沮喪,感覺人生太陽西下。所以,從日本富士山打球回來就決定一定要開刀治療。」

楊志鴻醫師表示,這次回診發現李伯伯走路一跛一跛的,右髖已經嚴重磨損、且股骨頭有缺血性壞死現象,髖關節已無法負荷他的重量,造成生活上極大的不便;考量到他體積過大、體重過重(120公斤左右),建議選擇較精準的機器人手臂治療方式。本來只考慮開傳統手術的李伯伯說,老婆堅持要做最好治療,再加上聽楊醫師說透過機器人手臂不僅傷口小且疼痛少,因此決定進行「MAKOplasty機器人手臂關節置換術」。

受訪時李伯伯說:「這項手術真的很不錯,因開完刀麻醉退了之後,馬上可以下床,右髖傷口也不覺得疼痛。而且住院一個禮拜,生活一切都可以自理,包括洗澡、吃飯等等,絲毫沒有造成任何不便。」出院回家後才兩個禮拜,他就去游泳池,在水中進行走路、跳躍、打水等動作,完全沒有開過刀的感覺,也絲毫不見異樣感;術後才半年,已可重拾他最愛的高爾夫球生活。

楊志鴻醫師指出,「針對髖關節患者提供兩種手術方法,一種是傳統醫師用肉眼去判斷髖關節置放的位置,以及人工關節的角度等等。然而對於像李伯伯這樣體重比較重、比較肥胖的患者而言,通常容易產生較大誤差值,造成病患關節置放位置並不那麼理想,提早產生磨損或脫臼的現象發生。因此會建議患者透過機器人手臂,經由術前電腦斷層的定位,分析患部的角度和位置,術中使用電腦校準誤差,誤差小於1公厘 & 1度,達到最理想的人工髖關節置放,且傷口小、復原快,提供患者最佳的治療方式,不過目前此項手術尚無健保給付,為自費手術。」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於台灣好新聞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其他文章推薦】

陰莖增大-自我訓練免費不花錢方法

※讓陰莖增粗的兩個辦法

※六種按摩男性陰莖增長的方法

陰莖手術 李久恆醫師

早洩治療15種飲食方法,看了這些原因就會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