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發芝 | 一把開悟的手術刀

這是一次曠日持久的

尋醫之旅

曄問

問尊嚴,問名聲

問靈魂,問態度

……

READ ON

亓發芝

一把開悟的手術刀

人 物 介 紹

亓發芝,中山醫院整形外科主任,復旦大學臨床醫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日本國醫學博士,中山醫院乳腺病診療中心副主任,中國醫師協會整形美容外科分會常務委員,乳房整形美容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整形外科學會委員,上海市醫學美容質量控制委員會委員、組長,上海市科技進步獎專家評審委員會成員,上海市醫療技術事故首批鑒定專家成員,日本形成外科學會會員。

擅長除皺、下頜角整形等美容外科、乳房整形再造、惡飭齙繞し舭┑鬧瘟啤⒚⒁浦病⑿毓歉腥局苄嗇ゐ雀叢喲疵嫘薷礎⒁約把芰齪土馨退椎鬧瘟頻取V鞅唷度櫸吭僭煺瓮飪啤罰睹廊萃飪蒲А返齲渭印妒滌猛飪蒲А貳ⅰ斷執櫸恐琢鮁А貳ⅰ噸琢鐾飪剖質躚А返�9部書籍編寫。發表論文60餘篇,SCI收錄7篇。

採訪筆記

2016尾牙,我請他講幾天前“丁丁歷險記”這個圈內人所皆知的故事。他呵呵笑了,“這種手術涉及倫理,對醫生的風險太大,治好了沒事,治不好,真的就廢了,小伙子還年輕,想不開的話也許首先會遷怒醫生。”結果,當然是皆大歡喜,這個因包皮切除意外被烤焦的“丁丁”,外觀雄壯,功能完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修復,嶄新如初。

中山醫院整形外科主任亓發芝,中山醫院乳腺病診療中心副主任,中國醫師協會整形美容外科分會常務委員,乳房整形美容專業委員會副主委,上海市醫學美容質量控制委員會委員、組長,上海市科技進步獎專家評審委員會成員。擅長美容外科、乳房整形再造、惡飭齙繞し舭┑鬧瘟啤⒚⒁浦病⑿毓歉腥局苄嗇ゐ雀叢喲疵嫘薷礎⒁約把芰齙鬧瘟頻取�

他給我看了一張照片,病人赤裸的背後大面積紫紅色血管瘤紋起,像背山的參孫。這台血管瘤手術,他做了四小時,“術中大出血,輸血1800毫升都止不住,實在沒辦法,想要放棄了,靈光閃過,我用一塊皮瓣覆蓋了創面,終於止了血。手術結束,我連步子都邁不開,背上的冷汗已經把衣襟浸透了。”

有驚也有喜。照片上,這是個十七歲的女孩,九亭鄉下的,先天性肛門閉鎖,他給做了手術,一年後女孩再來,完全認不出了,亭亭玉立,嬌羞可人,她爹陪着一起來,挑了一擔田裡自種的瓜果蔬菜,說是給醫生嘗嘗鮮,他不敢收,老主任說,我批准,一定要收下,結果,他分到兩個西紅柿,一條黃瓜。

1998年,他接手科室的擔子,至今十七年了,從低谷開始,四五個人起家,到現在臨床和科研陣容強大,躋身全國領先,上海三強,他坦言是中山醫院平台成就了他,“現在科室以修復重建為主,每年有一千多例大手術,而整形美容手術也有八九千例。”

腫瘤術后,大面積創傷修復,許多已經被拒之門外的病人都找上他,都說這裡是最後一站,他推脫不了,“我跟病人說清楚,你到我這裏,山窮水盡,走投無路,但是醫生不是神,我們要並肩作戰。”他說,藝術性是溝通的關鍵。

他跟陳中偉院士學過顯微外科,“我操刀的時候,院士就在身邊,我還在猶猶豫豫,磨磨蹭蹭,院士已經察覺到不對,到我身前一撞,把我擠開,同時這一刀就下去了,我頓時大悟,該快就快,該慢就慢,這就是一撞的頓悟。”現在,許多人都說他的手術充滿靈性。

他的刀法基礎得益於老主任,三年的研究生,他跟着主任操刀,噤若寒蟬,老鼠見到貓。第一次拉勾,主任冷不丁用鑷子狠狠在他手上一夾,痛不痛!痛!痛就對了,老主任說,病人雖然已經麻醉,沒有知覺, 但是組織還是活的,所以手下一定不能無情。

“老主任脾氣爆,但對人極好,每個月都勒令我郵寄幾十元錢給父母,遲幾天都不行,他說一個對父母不孝的人,怎會對病人好,怎能做個好醫生!”

他在北海道進修過五年,眼下的季節,他會回想那裡的寒冬,總覺得白雪皚皚的,腳踩在雪上咔咔作響才是冬天。“我特別喜歡渡邊淳一這個日本作家,尤其是他的《無影燈》,這是能把人帶回冬天的書,這甚至與北海道的場景無關,而是從頭讀到尾,渾身上下都起伏着靜謐的寒冷。”

我讀過這部小說,我說,渡邊淳一的書,有兩個最重要的核心,一個是愛情,一個是生死。在生死面前,所有的人都沒有影子可言。要把這本書概括成三對詞,大概就是:醫生與患者,愛情與孤獨,生命與死亡。

他點頭說,書中直江醫生能對瀕死的人有一種推己及人的憐憫。這種憐憫常常以忽視和縱容的方式體現出來,常常不合乎生者的價值觀。在別的醫生看來活着比什麼都重要,但直江卻已經在思考,怎麼給人一個眾人都可以接受的死法,讓死亡來的有那麼一點尊嚴。“最震撼人心的,莫過於撥開他陰森外表之後,其內心卻依然有一份溫柔,以及一份對生的渴望。”

走出醫院,我在想,什麼才是最重要的,像書中另一位小橋醫生一樣,認為真相是最重要的么?還是說,你認為幸福才最重要?這世上的幸福,都建立真相之上么?會給人帶來災難的真相,你還有勇氣去擁抱么?

沒有答案。2016,終於過去了,我已經看到,王菲在那裡唱:

來又如風 離又如風

或世事通通不過是場夢

人在途中 人在時空

相識也許不過擦過夢中

來又如風 去亦匆匆

或我亦不應再這般心痛

——

1一場美麗的“意外”

1966年,亓發芝出生在山東沂蒙農村。說起學醫,他說是個意外,好在是個美麗的“意外”。打小喜歡物理的他,一心想做個科學家,《諾貝爾獲獎者系列叢書》是他枕邊最愛,參加縣市裡物理競賽也屢屢獲獎。

考上大學時,一個村子的人都很高興,那時候農村出個大學生是件極有榮耀的事情,大家來祝賀,七嘴八舌討論將來做什麼好。老師給他填報的志願是北京鋼鐵學院、石油大學之類,但是,被父親否定了。

父親是當時的公社書記,對他說:一家子人的身體健康都在醫生手裡,這比什麼都重要。你當醫生多好,受人尊敬。

在人生第一次重要選擇中,他聽從了父親的意願,亓發芝上了山東醫科大學。

學物理的願望落空,但是他並不死心。上大學的第一年,亓發芝找來大學的物理教材,一口氣把四年的物理教材全部自學完。“當時對醫學不感興趣,總感覺自己和醫學格格不入。但是到了一年級下半學期,成績單上出現了60幾分,猛然驚醒,既然選擇了讀醫學,就得把功課做好,認真對待以後要走的路,接着開始猛追。”

真正喜歡上醫學,是大學三年級學到解剖、病理生理的時候,邏輯和推理增強了,合了自己的胃口。別的同學談戀愛了,亓發芝充耳不聞,除了讀書,心無旁騖,學習成績很快追上來了,雖然不是門門第一名,但也是以優秀的成績畢業。

2遇上嚴師

亓發芝說自己喜歡旅遊,大四的時候一個人跑去上海。1985年的大上海,相比沂蒙,已經十足的先進、現代。他懷揣20塊錢,書包里放一卷報紙,晚上在火車站、在大客車底,報紙往地上一鋪就睡覺。他對那些高樓大廈滿懷憧憬,也對上海產生了強烈的好感。

大學畢業后考研,他就想着來上海,報考上海醫科大學的病理生理專業。成績很優秀,原本可以順利進入自己喜歡的專業。但當時中山醫院整形外科建立不久,急需招一名研究生,當時的科主任孫以魯看中亓發芝,將他調劑到整形外科。亓發芝一聽就不幹了,自己做科學家的夢想還在呢,一心想學病理生理。“但是,上醫說了如果拒絕,其他專業你也去不了。上醫在我心中很神聖,考上了哪能不上,於是就這樣到了整形外科。”

第二次願望又落空了,但也許命運會有更好的安排。

感觸最深的是面試。孫以魯教授面試的兩個問題還清晰記得。一是問父母,二是問家境。亓發芝如實回答,父親做人民公社書記(現在的鄉鎮書記,下轄30幾個村),家境中上等——畢竟當時還有很多人吃不飽飯。很多年後,他自己也做了主任,開始招學生了,一次他問老師,為什麼要問這兩個問題。老師意味深長地說,這能說明這個家庭的家風是要求上進的,有進取心。“如果是一個吃飽飯就往牆根一蹲的人,可能一輩子也沒什麼出息了,缺乏上進心。至此,我明白了招學生是有講究的,上進心最重要。”

到了整形外科,亓發芝有點焦慮,他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會。但老師說“一張白紙不要緊,可以教,比從外面學了野路子再改要好。”孫以魯老師在中山醫院的嚴厲是出名的,有“老虎”之稱。第一次上手術台,亓發芝打結的時候稍有不慎,被老師厲聲痛斥。20歲的年紀,又當著護士的面,手上的動作不能停,他的臉漲得通紅。

第一次拉鈎,老師用鑷子在亓發芝手臂上狠狠一夾,問他痛不痛,當然疼。老師說:記住,病人組織是活的,雖然他現在被麻醉了,感覺不到痛,但是你要愛惜組織。“組織是活的,這句話我一輩子都記得,時時刻刻不敢忘記。老師嚴厲,可也嚴謹,極有悲憫之心。”

讀研究生,每年有45塊錢生活費。老師讓他每個月寄5塊錢回家,他說,還要付郵費太麻煩,半年寄一次好了。老師說,不行,下午就去寄掉,每個月都得寄。“我爸後來說,這個老師真好,倒不是家裡缺這五塊錢,是感激在外還有人這麼用心教育他的兒子。”

畢業后,亓發芝留在中山醫院,他後來才知道,自己早就獲得老師的認可。“老師很少誇獎人,當面一句好話都不說,後來是醫院領導側面告訴我,老師對我評價很高。我想,老師認可我,一是可能因為認真,二是有老師說的上進心。研究生二年級的時候,我就已經自己看文獻寫文章,老師說,這麼多學生中,就你知道寫文章。”

3挑起科室的擔子

1989年,23歲的亓發芝研究生畢業,那段時間出國熱,兩年時間科里走了六七個人。說是運氣也罷,曲折也罷,亓發芝還只是住院醫師,在科室里已是最高資歷了,帶着兩個本科生,逼着自己挑起擔子。當時也只能做一些小手術,疤痕修復等。

“業務量不大,最大的困惑是沒有人帶我了,只能自己看文獻,看書,這個時候特別感謝老師,給我打下堅實的外科手術基本功。”

1992年,25歲的亓發芝公派出國到了日本北海道。“日本醫生非常認真、好學,他們緊盯着國際醫學發展趨勢。雖然手術量不及中國,但是每個月都要學習美國發表的最新文章。”在日本幾年,他硬生生把乳房再造技術學了回來,這樣的技術當年日本也是剛開展,一台手術從上午九點要做到下午四五點。

1998年學成回到中山醫院。當時科室里只有兩三個醫生,業務量也不行。亓發芝帶着大家開展新的項目,發展乳腺再造技術。“回來的時候,科室發展遇上低谷,乳房再造技術一炮打響。”

現在,亓發芝的科室里兵強馬壯,業務量已經翻了幾番。科室發展重點,一是修復重建。二是美容外科。修復重建包括一些大的胸部腫瘤,胸腔掏空后的重建——這一塊業務量佔到總業務的80%,2016年,有1000多台修復重建手術。而門診的美容手術9000台以上。在業界權威機構排名里,中山醫院整形外科綜合實力2016年全國排名第11位,從2014年起,每年進步一位,並且是上海三個整形外科住院醫師培訓基地之一。

4治癒“烤焦”的丁丁

一個月前,一樁“丁丁歷險記”傳遍全院。

有一位20多歲的青年在一家不正規的黑心醫院做包皮手術,手術結束后醫生要求他再做個理療,病人稀里糊塗地同意了,還繳納一筆不菲的費用。由於當時打着麻藥,也感覺不到什麼,20分鐘后,病人的陰莖就像被烤焦了一樣。沒過幾天,一部分被烤焦的陰莖逐漸變成灰黑色痂皮,脫落後流膿,尿道海綿體以及局部皮膚壞死,小便不再從尿道口排出,排尿時從壞死的瘺口流出,尿液四濺,甚至無法站立小便。“陰莖壞死,對男人的心理壓力實在太大了。很多人會說,那玩意不行,活着沒有意義。所以,做這種修復手術是很有風險的,但是沒辦法,中山醫院又是一個有良好口碑的醫院,很多病人把這裏當成最後一站。所以,這個手術沒有退路,只能做好。” 亓發芝說。

最後,亓發芝採用包皮瓣聯合陰囊中隔瓣移植的方法,再造尿道並修復陰莖皮膚。手術很成功,皮瓣完整存活下來,病人能站立通暢排尿,無嚴重併發症,疤痕小,能正常過性生活。

亓發芝說,這樣的病人很多。一個男病人,20多歲,背部大面積紫紅色血腫瘤,像兩塊石頭那麼大,術后大出血,輸了14000毫升的血。“實在沒轍了,人被逼到絕路真的是靈光一閃,上帝對我真的不薄。”亓發芝忽然想到,用肌肉的瓣膜,把出血點蓋住——血止住以後,他一下子癱坐在地上,感到全身乏力,手術服半天才脫下來,趕緊找個地方躺着,累,真累。因為這台手術,後來他一個人跑去寧波的鄉下,呆了两天,把所有的疲憊和鬱悶一掃而空。“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這不知真假,但是救人一命的時候,真的感謝自己是個醫生。”

有個小病人,舌頭上有血管瘤,是亓發芝治癒的。小孩的爺爺在山坡上種了許多銀杏樹,每到秋天都寄來一大包銀杏,他能想象秋日山坡上那美麗的銀杏恭弘=叶 恭弘,金光閃閃,沙沙作響。

窗外正是冬日暖陽,亓發芝笑道:“和很多一開始不喜歡學醫的人一樣,最終感到,做醫生原來是最好的安排。”

口述實錄

唐曄:做醫生這麼久,有什麼變化?

亓發芝:一是性格上變得自信了。之前可能會有點壓抑,剛開始起步很難,科室小,病人少,現在,我們是把業務做巧、做好——別人不做的,我們做;別人做不好的,我們能做。舉個例子,一些大範圍的修復重建,比如普外科、心外科,這些是中山醫院的強項,我們依託了中山醫院這個好的平台。我們現在80%的病人來自全國各地。

二是眼光更開闊了。我們現在進入學會的主流,有很多講課、對外交流的機會,得到同行的認可。

唐曄:現在是您最幸福的時候嗎?

亓發芝:我們科室大的框架搭建好了,之前工作的重心是臨床,現在年輕人上來了,臨床上有五六個副教授醫生可以獨當一面了,我的工作就往管理和學術交流上傾斜。我最欣慰的是,去年科室專門引進兩位做科研的醫生——主要研究兩個方向,一個是傷口癒合,如何讓傷口長得快一點,長得好一點;另外一個是皮膚腫瘤。臨床上來了,科研也上來了,有專門的科研助理,可以兩條腿走路了。現在是我最幸福的時候。

唐曄:對人文醫學的理解,您有什麼體會?

亓發芝:您採訪這麼多醫生,應該也有體會,醫生資歷越高,對病人越是好。病人也能認識到這一點。對病人態度好一點,是要有藝術性的,不是只有熱心就夠的,一定要站在病人能接受的角度去做。有時候出發點好,但結果不好,也不行。比如和腫瘤晚期病人談話,我會跟病人說,我也有父母兒女,做人憑良心,我也想做好手術,為我的家人積德,沒有人想故意把手術做壞。將心比心地和病人、以及病人家屬溝通,他們也是通情達理的。醫學是救人的科學,可以化腐朽為神奇,但也有無法解決的問題,這是事實。

唐曄:您在手術台上的感覺是什麼?

亓發芝:有一次操刀的時候,陳中偉院士就在身邊,我還在猶猶豫豫,磨磨蹭蹭,院士已經察覺到不對,到我身前一撞,把我擠開,同時這一刀就下去了,我頓時大悟,該快就快,該慢就慢,這就是一撞的頓悟。我自認為已經“開悟”了。

唐曄:現在還閱讀嗎?

亓發芝:文獻是必須閱讀的,有空會讀些小說,尤其是醫學相關的小說。印象最深的是日本作家渡邊淳一的《無影燈》,有幾個情節是這樣的,一個病人喝醉了來看急診,亂嚷亂叫,毀壞器械。導師帶着學生把病人捆起來,把臭襪子脫下來塞進嘴裏,你看,日本醫生敢這樣;還有一個剛畢業的實習醫生,剛到醫院,一腔熱血,看到病人付不起醫藥費了,就出手相助,幫一個,幫兩個,幫到第四個病人的時候,一個月工資全部捐光了,而沒錢的病人又來了,他很痛苦。主任對他說:醫生應該做好醫生的事情,有些事情是需要社會來解決的,醫生不是救世主。

網站內容來源http://www.xywy.com/【其他文章推薦】

※有一種毀容的方式,叫做「露齦笑

※ 想減肥天母有推薦的診所嗎?

提升免疫力你可以這樣吃!

※過敏一定得吃藥嗎?我想做過敏檢測要去哪裡檢查?

陰莖增大-自我訓練免費不花錢方法

早洩治療15種飲食方法,看了這些原因就會明白

台中假牙推薦首選全瓷冠,回到自然的咀嚼狀況

聚甘新